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闻纵深|一支爱心团队,给困境孩子一个港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08:20:00    

■阅读提示

一年前,志愿者霍建霞从邢台市信都区妇联主席胡建梅手中接过队长聘书,“玉泉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一年里,女企业家、女律师、妇联干部等近百名志愿者成为“玉泉妈妈”。她们走进200多个村庄社区,帮扶孩子近900人次。

为了让更多留守困境儿童被温柔以待,2023年起,省妇联连续把“爱心爸妈”结对关爱工作列入服务妇女儿童10件民生实事。守护童心,在邢台市信都区,一个又一个“玉泉妈妈”为爱集结。

“我们想让身陷困境的孩子感到有人爱、有人护、有人帮,让他们向阳成长。”霍建霞说,这是“玉泉妈妈”的最大心愿。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孙青 制图/褚林

■ “让他们感到被在乎”

“齐了,走吧!”7月5日9时,志愿者张佳琪清点好物资,两辆车准备出发。

3个月前,“玉泉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启动微心愿征集行动,志愿者们在25个乡镇(街道)入户走访,到6月底,共收集了256个孩子微心愿。这一趟,7名“玉泉妈妈”要把第一批礼物送到4个孩子手里。

“芊芊在家吗?”头一户来到赵孤庄村,霍建霞拎着两箱牛奶往院里走。

爸爸重度残疾失去自理能力,妈妈不在身边,8岁的芊芊跟着奶奶生活。听到外面的声音,小姑娘立刻从屋里跑了出来。

“还记得上次许的什么愿望不?”霍建霞放下东西,拉起芊芊的手轻声问。

“自行车。”芊芊话音刚落,张佳琪推着一辆粉色儿童自行车走进来。

芊芊绕着院子一圈圈地“试车”,奶奶郭海荣也笑起来:“每回一说‘玉泉妈妈’要来,孩子都高兴得很。今天早上一起来就念叨你们,一直等着咧!”

结合留守困境儿童家庭情况,“玉泉妈妈”主要为孩子提供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关怀、安全保护、兴趣培养等5类关爱服务。去年,志愿者为孩子们送去课外读物、羽绒服等物品,今年她们开始关注孩子个体化、差异化需求,决定通过实现一个个具体、细微、容易被忽视的愿望,把关爱送到孩子心坎上。

就在这一天的上午,喜欢学英语的小海,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点读笔;想抱着毛绒玩具入睡的笑笑,拥有了一只草莓熊玩偶;开始读中学的雨东,对收到的新行李箱爱不释手。

“孩子们收到的是礼物,更是一份温暖和尊重,要让他们感到被在乎。”在志愿者王书娇看来,心愿虽小,但对提出心愿的孩子来说,愿望实现是很大的精神慰藉。

在“玉泉妈妈”工作室,256个心愿纸贴在一面墙上。一双黑色运动鞋、一床夏凉被、一副羽毛球拍……用拼音或稚嫩笔迹写下的微心愿各式各样。截至8月底,礼物已经全部派发出去。

每年帮助孩子实现一个微心愿、至少开展一次研学活动、过一次有意义的节日,每季度至少做一件实事,每月至少一次问候,这是“玉泉妈妈”确立的关爱模式,而根据孩子需要,团队还会灵活增加科技体验、集体观影、助农采摘等特色活动。

张佳琪数了数,一年来,她们组织了22场集体活动。“跟刚开始相比,他们在我们面前开朗多了。”孩子们的变化让张佳琪欣喜,“走到孩子们身边不难,推开他们的心门却不容易。”

近日,邢台市信都区赵孤庄村小海收到“玉泉妈妈”送来的心愿礼物点读笔。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 “想办法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一个红色记事本里,霍建霞记下欣彤的故事。

去年6月,霍建霞与胡建梅一边筹备组建志愿服务队,一边与区里民政、残联、教育等部门对接,全面摸排区里留守困境儿童底数。妇联执委、网格员入户核实信息,初步建立起198名困境儿童关爱台账。

10岁的欣彤,是“玉泉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成立后,志愿者们走访的第一个孩子。

“欣彤的爸爸失联,妈妈在外地,自己住在奶奶家,姑姑时不时接济一下。”霍建霞记得,志愿者们进屋后,小姑娘低头坐在一边,对送去的礼物不感兴趣,也不愿意沟通交流,直到志愿者们离开,始终不说一句话。

冷淡,这是欣彤留给霍建霞的印象。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依靠,父母缺席,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霍建霞为欣彤的状态担心,当天晚上回到家,她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起来把心里话写在记事本上:孩子自我封闭或许是心灵受伤后的自我保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相信我们,相信爱,找回一个孩子该有的笑容。

从那天起,“玉泉妈妈”志愿者每周往欣彤家跑一趟,带上生活用品,送去新的纸笔和课外读物,给她指导家庭作业。留守困境儿童需要的不只是物质帮助,更是心灵的陪伴和归属感重建。王书娇常拉着欣彤的手在村里散步,给她讲励志故事,鼓励她努力学习,临走前,还会给欣彤一个拥抱。

两个月后,“玉泉妈妈”的车照常开进村里,这次,欣彤站在胡同口,远远地迎着她们。车门打开,欣彤跑上前,主动抱住了王书娇。

“那一刻,我们一起去的3个志愿者眼眶都红了。”王书娇说,欣彤的心慢慢打开,最近半年,学习成绩也好起来。

困境被看见才有改变的可能。

为了做到应扶尽扶,在掌握198名留守困境儿童这一“静态底数”基础上,“玉泉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还依托妇联组织建起动态关爱数据库,她们结合实际走访情况,及时补充低收入困难家庭儿童信息,更新台账,提供精准守护。

“默默,咱长得这么帅,走路的时候得挺起胸、抬起头。”

“小天,你的字写得真漂亮。”

“丽丽的手特别巧,做小灯笼一学就会。”

…………

“玉泉妈妈”的眼里,面前的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

在困境中成长的孩子,容易产生“我不好”“我不行”“没人喜欢我”等负面自我认知,志愿者何玉峰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要善于发现困境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正向反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

考虑到困境儿童缺乏走出家门开阔视野、拓展兴趣爱好的机会,“玉泉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策划了寒暑假研学。去年8月,40余名孩子走进邢台博物馆、郭守敬纪念馆参观;今年1月,他们又在“玉泉妈妈”陪伴下,到邢台市科技馆领略科学魅力。

何玉峰还担任着“玉泉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副队长,虽然在日常工作中组织过不同类型的研学活动,但每次带留守困境孩子出来,从路线到内容,她总要多思考几分。

“送哪本书、看哪部电影、做什么游戏、准备哪些伴手礼,整个过程怎样避免鼓励式说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何玉峰说,“我们希望孩子感受到善意,看到世界的多元广阔,在困境面前依然保持一颗向上的心。”

近日,邢台市信都区赵孤庄村芊芊收到“玉泉妈妈”送来的心愿礼物儿童山地自行车。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 “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大了”

“玉泉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的成立,离不开河北德玉泉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丽辉的推动。

2024年4月,通过区妇联了解到“爱心爸妈”结对关爱工作,孟丽辉与胡建梅商量,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把区里的困难家庭孩子“管起来”。

她拿出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公司免费提供5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找到曾扎根脱贫一线、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霍建霞,拉起这支“玉泉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

“最初参与活动的主要是德玉泉公司的员工,随着活动开展,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像律师、心理咨询师、会计师、大学生,都加入了进来。”霍建霞打开“玉泉妈妈大家庭”微信群向记者介绍。

在7月5日的圆梦微心愿活动中,孩子们除了收到心仪的礼物,还从志愿者刘一丁手里接过一个护牙礼盒,里面整齐地放着牙膏、牙刷、漱口水等物品。

“我在口腔诊所工作,这是特意给孩子们准备的。”刘一丁从朋友圈里刷到“玉泉妈妈”的故事,很受触动,她很快通过妇联找到“玉泉妈妈”团队。

“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大了。”霍建霞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团队里的牙科、儿科、眼科医生们,还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爱心义诊。

志愿服务,不是一个人的独行,需要一群人的接力。

邢台市妇联主席石瑛告诉记者,该市将持续整合资源,组织心理学会、家庭教育讲师团、公益协会、律师事务所、爱心企业组成爱心联盟,依托妇女之家、研学基地、各类文化场馆建立爱心驿站,进一步为留守困境儿童拓展活动空间。

“有社会组织发力和爱心基地护航,‘玉泉妈妈’这支队伍会为孩子们送去更加社会化、专业化的关爱帮扶。”石瑛说。

霍建霞对团队接下来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

“我们要扩大帮扶范围,下半年准备到襄都区、南和区等8个地方走访150个孩子,再从中筛选20户最困难的家庭进行长期重点帮扶。”霍建霞希望构建起覆盖全市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玉泉妈妈”大讲堂,不断提升志愿者队伍素质,让关爱更精准、更高效。

“上了一周的班,其实挺累的,但是这样转一圈,心情反而特别好。”暑假期间,何玉峰每周末开着一辆6座商务车,拉着礼物,为留守困境儿童“解锁”微心愿。

霍建霞坐在她身后,俩人的话题绕不开这群孩子。

小海又考了双百,雨东对无人机感兴趣,小迪长大了想当兵……

霍建霞说:“不管现在还是未来,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感到落寞的时候,希望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座孤岛,有一群‘玉泉妈妈’永远在他们身后。”

走过了一个四季,载着“玉泉妈妈”满满爱心的小车,继续穿梭在泉城的大街小巷。(河北日报记者 孙青)

■记者手记

为留守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晴空

在关注“爱心爸妈”这个群体的两年里,每一个坐在记者面前的“爱心爸妈”,讲起自己与留守困境儿童的故事,都会流下眼泪。

曾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多年,霍建霞见过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困难家庭。如今面对这些留守困境儿童,她的泪点会不会高一些?

“你不知道我流过多少次眼泪,你面对的是一群孩子,他们揪着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接到担任“玉泉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的提议前,关爱帮扶留守困境儿童这件事,已经在霍建霞的心里盘旋很久。

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这是一个格外需要关爱的群体。这些孩子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或无意履行监护职责,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关爱,面临着生活、教育、保障等多重困境。

有效保护和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重获幸福、重燃希望,需要在全社会织起一张有温度的关爱守护网。在河北,编织这张网的有3万多名“爱心爸妈”。

为了摸排底数,这两年,河北数万名妇联干部深入村镇、社区入户走访,了解孩子生活现状和需求,“爱心爸妈”采取“多对多”“多对一”“一对一”等方式,做到应结尽结、应扶尽扶。

聚焦精准帮扶,各地系统梳理结对儿童实际需求,吸纳专业人士、组织加入“爱心爸妈”队伍,用专业化服务给每个孩子提供最需要的帮助。

合力拓展资源,“妇联+社会组织+爱心驿站+爱心爸妈”的关爱模式下,1700多个爱心驿站成立,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活动阵地。

更让人高兴的是,“爱心爸妈”结对关爱工作在持续深化。记者从省妇联了解到,接下来,全省将有效发挥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完善全周期、系统性、深层次关爱帮扶体系。

“领读妈妈”“社工妈妈”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已经纷纷集结,以满足不同类型孩子阅读、科普、安全保护等需求;在“筑梦续航”计划帮助下,年满18周岁的困境孩子,也能在就学、就业中获得支持……这都意味着,“爱心爸妈”结对关爱服务将更加精准、专业、高效。

“我们不能让留守困境儿童成为一座孤岛。”年近六旬,霍建霞说自己停不下脚步。她相信,以社会化理念凝聚关爱合力,建强组织、扩大队伍、做好服务,让更多困境孩子向阳成长的愿景,一定能变为现实。(孙青)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