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边境线上传出欢声笑语——河口县“兴边润边”活动见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10:21:00    

当清晨的阳光漫过麻栗山小组,这个位于中越边境线上的小村落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小组活动室前的广场上,村民们早早地就在这里集合,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特别的一天:上午要跟着农技专家学沃柑剪枝手艺,为果园丰收打好基础;中午要抓紧让义诊医生检查身体,及时发现“问题”;下午要去参加亲子阅读,跟随县歌舞团的老师练习舞蹈编排,感受民族韵律;晚上要与县里的老师们一起上台演出,周边村寨的乡亲们都会前来观看,这实在是欢乐而又忙碌的一天。

桥头乡老汪山村麻栗山小组


从田间地头到文化舞台、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河口县正在开展的“兴边润边文明廊带”建设行动,让新时代的文明新风吹拂在边境线上。


问需于民:“一张清单”点亮文明“微心愿”

“我们坚持开展活动与深入调研相结合,组织专班分期分批深入各个村(社区)及其所辖村(居)民小组,通过找村干部访谈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动态掌握群众最迫切的文化需求和实际困难。”“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润物细无声的供给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作为活动的主要职责部门,河口县委文明办深知:以需求为导向的文化供给才能深得人心。


河口共有27个边境村(社区)、15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116个边境村(居)民小组、28所边境中小学校。针对每一个地方的不同需求,县委文明办在每一场次集中活动前都开展调研摸排、问需于民,建立各地不同的“需求清单”,组织县级16家部门共同“配餐”,尽可能提供群众需要的服务内容。

义诊现场


“我们村的土地很适合栽种沃柑,但是我们的果实品质却不是很高。”“希望派眼科医生来帮村里的老人查查有没有白内障。”在桥头乡老汪山村麻栗山小组,当工作人员了解到村民对农业技术、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后一一登记了下来,在后期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农技培训和医疗义诊项目。农技专家在田地里手把手教授剪枝、施肥技巧,医务人员携带便携设备为村民进行“两癌”筛查和白内障检查,这种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方式,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

农技培训现场


目前,瑶山乡水槽村、南溪镇安家河村、老范寨乡斑鸠河村和桂良村的走访工作已陆续完成。后续,相关职能部门将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兴边润边文明廊带”建设。这样“有用”的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关系。


整合资源:“八进边境”打造文明“补给站”

“普法宣传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律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如果遇到欺负不能忍气吞声,要勇敢告诉家长和老师,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工作人员将普法活动搬进了乡村教室里,通过生动案例和互动问答讲解法律法规知识,让法治的种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播撒,桥头乡东瓜岭小学六年级学生吕凝在这次活动中收获满满。

文艺惠民现场


群众有需求、部门有回应、事事抓落实,才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河口县“兴边润边文明廊带”建设行动通过弄清楚基层“缺什么”、上级“帮什么”、县级“有什么”,在精准掌握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以每一次活动为“补给站”,系统化、精准化地开展“八进边境”文明实践活动,将理论宣传、榜样学习、法治教育、科普培训、文艺惠民、全民阅读、家长夜校和志愿服务等优质资源打包精准输送到边境一线,切实解决了边境村寨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难题,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为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普法活动现场


送服务更是育民风,在麻栗山小组综合汇演现场,民间传承的非遗武术刚劲有力,红领巾讲解员深情讲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国三八红旗手”周跃艳、“红河好人”龙开翠亲身讲述她们扎根边疆的付出与坚守。“大家把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了,现在村里文化活动多,我们都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村民张琴芬难掩兴奋,文明滋养正让边境村落焕发新彩。


协同作战:“四个联动”保障文明“常态化”

“平时我们很忙,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做一件事,这次的亲子阅读活动,对我和孩子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希望这种活动能长期举办。”家长盘绍兰说道。在家长夜校课堂上,家长与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同上一堂课,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精品课程中拓宽了视野,家长们也通过学习提升了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家庭在互动中共同成长。

家长与孩子们同读一本书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在巩固文明实践活动成果的过程中,河口县以“干什么、怎么干、为谁干”为出发点,构建“县、乡、村联动”“实践中心、所(站)联动”“县级部门联动”和“社会力量联动”的“四个联动”工作机制。河口新华书店、移动公司等企业获知活动情况后,也积极要求参与到服务队伍中来,希望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为边境地区的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同时,县委文明办建立了文明实践资源库,包含先进典型事迹库、家长夜校精品课程库等内容,方便开展活动时灵活调用各方面资源,为活动的长期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兴边润边文明廊带’建设行动,主要把县级资源下沉到一线惠及边境群众,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长期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文明办主任周静介绍道。

工作人员与孩子们一起弹唱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河口县以阵地网络为基、群众需求为本、文化认同为魂、多元共治为擎,成功破解服务半径过大、资源分散等难题,“兴边润边文明廊带”建设行动的开展,是河口县在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必将为边境沿线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图/文:何鑫然 白卓然

通讯员:桥头乡 赵家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