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机器人大会系列报道|现代济宁 活力之城(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2:36:00

守护文脉不是将历史封存于博物馆,而是让其随时代奔涌向前。立体交通网的时代,济宁这座城市以创新诠释着“流动的永恒”。
济宁主城区迈入“高铁时代”,融入北京、上海“3小时经济圈”,“文化济宁”高铁列车也成为一张展现品牌形象的“金名片”,拉近了济宁与京津冀等地区的距离,让更多人了解济宁、走进济宁。建成环绕济宁主城区的“大动脉”——内环高架,全长41公里,极大地提升了城区道路交通承载能力,日均车流量达18万辆,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建成崇德大道,从济宁城区到京沪高铁曲阜东站过去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半小时就到了,日均车流量达10万辆,打通了济宁东西向交通“大动脉”,拓展了都市区一体融合发展战略空间。建成新机场——济宁大安机场,目前已通航全国32座城市,搭建起济宁开放发展的“空中桥梁”……济宁北站、大安机场与内环高架共同构成了城市现代化交通骨架,不仅提升了市民出行效率,更通过空铁联动、产城融合,推动济宁从“运河之都”向“综合枢纽城市”跨越。未来,随着高铁网络加密与智慧交通深化,济宁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释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寻常巷陌的所闻所见、所尝所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近年来,济宁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宜居宜业。截至目前,济宁累计建成口袋公园300余处,如“绥华园”再现古城门文化,“谪仙园”以李白诗歌为主题,邹城“孟母三迁祠游园”融入儒家故事……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满载市民幸福微时光。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焕新,更是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构。今年,市政府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全市计划改造108个城镇老旧小区,惠及居民1.6万户,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并在有条件的老旧小区鼓励物业企业拓展医养结合、家政服务、居家养老、住宅托管等服务新业态,让“微更新”释放“大能量”,让城市真正成为诗意栖居之地。
来源:济宁日报
编辑:张墨盈
审核:冯雯雯、褚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