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京城图这场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 探讨AI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1:39:00    

探讨公共图书馆向智慧复合型图书馆的转型、AI时代图书馆的未来场景构想……4月14日——15日,“翰墨匠‘芯’,潮流永‘筑’——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学术会议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与首都图书馆联合主办,并获得国际图联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的鼎力支持,来自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国际图书馆前沿发展趋势。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的两百余家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及图情机构参会。

4月14日下午的主题报告环节,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多国的国际图联委员代表分享了不同大洲图书馆建筑与空间发展的前沿趋势。其中,澳大利亚谢尔哈伯市图书馆馆长玛吉·柯克尼斯带来《澳洲图书馆建筑与空间发展趋势》,在对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多家图书馆建筑与空间发展趋势的透视中,总结出当下澳洲图书馆作为社区可持续性榜样,驱动城市活力再生的发展特点;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地产部主管琳达·安·麦克米伦的《欧洲图书馆建筑与空间发展》介绍了欧洲图书馆建筑在推动图书馆兑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承诺方面的技术创新。

与会中外嘉宾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则带来主题报告《上海图书馆建设大阅读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的探索与思考》,结合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建设经验,指出在大阅读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该顺势而为,向智慧复合型图书馆转型发展。

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做了题为《图书馆与终身学习》的报告,回归建设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初心,从究竟怎么样才称得上是一所“好”的图书馆的问题出发,引领与会代表共同思考,面对当今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知识的指数级增长、教育机会的分化、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变化与冲击,图书馆该如何回应的问题。

国际图联委员代表参观北京城图

会后,嘉宾还在讲解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城市图书馆。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建筑空间,特色鲜明的少年儿童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四大主题馆,依托新理念、新技术打造的智慧图书馆场景,充分展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蓬勃生机和书香氛围,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4月15日,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多元融合”的主题进一步探讨交流,共同探索图书馆如何以开放之姿拥抱技术革命、以融合之力赋能文化传承。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 李念祖为与会嘉宾介绍城图

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邵波带来《面向“十五五”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深度融合与应用创新》,提出从知识深度的挖掘、服务深度的嵌入和场景深度的重构三个方面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执行馆长黄晨在《AI视阈下的图书馆未来》中,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动向,深入思考了面向未来的图书馆作为社会记忆的装置、知识交流的枢纽和信息平权的卫士应该承担的职责。

与会嘉宾参观少年儿童馆

此外,会议还在建筑设计、数字技术、文化传播等多领域碰撞的跨界对话中,对于图书馆的未来场景构想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抖音集团火山引擎AI商用产品解决方案负责人于鸿磊从产业前沿出发,分享了大模型对于图书馆发展的多维度的辅助驱动作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则回归到北京城市图书馆的设计经验,在《基于知识情境化体验的混合场域叙事设计》中,以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视角,分享了如何通过知识的情境化以及情境的知识化,构建更加可持续的面向未来的图书馆空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刘忠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