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十九届两岸媒体荆楚行记者点赞土家古法织染技艺:很惊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00:06:00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梦

通讯员 朱琨

“艾草、板栗壳……这些都可以是植物染的原料。”7月6日,参加第十九届两岸媒体荆楚行的媒体记者一行,走进恩施州宣恩县“中国蓝采诗大染坊”非遗科技创新研发实验基地,了解和体验土家古法织染技艺。

马黎是该基地的创始人。作为恩施州宣恩李家河郑氏(外祖母)第九代土家古法染传承人,她曾在京津冀地区打拼了十多年,2024年12月回乡创办了该基地。作为“楚商回归”的非遗传承人,2024年5月,马黎的作品《熹南锦新凤穿牡丹蝴蝶香旗袍》曾作为唯一的一件土家族代表作首次亮相英国伦敦皇家博物馆。

马黎在讲解作品

这些年,马黎也一直在科技创新。她将古法染由祖传的板蓝根豆苗为主的土蓝染,创新为自然万物皆可染的自然染,再创新为宣恩贡茶染,最后的目标指向创新到华中药库的“药物染”。在技法上,也由祖传的泡染拓展为煮染、冷发酵染、蒸染、生染等。在花纹图案上,也加入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

在基地现场,有很多已经织染好的布料和衣服在展厅展出。来自台湾的自媒体人刘奕伶在参观完展厅之后,在师傅们的指导下现场体验了土家织锦。“这个传统技艺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需要技巧和耐心,也很考验眼力。”刘奕伶说,要对这项传统技艺的师傅们致以敬意。

刘奕伶在体验土家织锦

其实,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和台湾传统编织技艺中都有“通经断纬”技法。“这个技法两岸都是相同的,传统工艺在色泽、图像、纹案,乃至艺术创意方面是可以相互融合的。”马黎说。

现场,还有不少媒体人都体验了古法染。“我以前也体验过,但今天看了之后发现土家的织染在原材料上特别不一样,除了常见的板蓝根,蜂蜜、米浆等等也可以作为染料。”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黄圆媛说,特别是茶染,在染的时候没有刺鼻的味道,是一种很清香的植物味道。“看过、体验过这些土家文化,觉得都很惊艳。”黄圆媛说。

染色完的布料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