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A股上市银行年报揭晓!“稳健增长”成总关键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7:33: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实习生 施颖玥)随着上市公司进入年报密集披露期,身为“香饽饽”的银行股年报也陆续浮出水面。
截至4月11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23家披露2024年年报,超过半数,银行业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逐渐清晰。结合此前部分银行披露的业绩预报,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银行业业绩增速持续改善,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整体可圈可点。
国有大行业绩增速改善,股份行、城商行分化明显
3月28日,国有六大行2024年报率先公布完毕,引发第一轮集中关注。
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资产规模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工商银行仍稳坐头把交椅,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9.23%,增至48.82万亿元。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40万亿元,中国银行资产规模首次突破35万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达到17.08万亿元、14.90万亿元。
业绩增速方面,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达到4.72%,领跑国有大行。中泰证券研报指出,农业银行2024年营收增长提速来自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的共同贡献。农业银行基本面总体稳健,资负水平优异、盈利能力稳健,存量风险不断出清,资产质量稳健向好。
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等其他国有大行也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净利润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0.51%、0.88%、2.56%、 0.93%、0.24%,在支撑经济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方面,各家银行的表现存在差异。
一方面,部分股份行表现亮眼,如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23.31%,领跑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也有所回升,发展势头较好。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银行表现欠佳,如平安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4.2%,呈现一定的经营压力。
城商行方面,区域经济活跃地区的银行表现较为突出,例如青岛银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等城商行的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湖南本土方面,长沙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6.92%,在城商行梯队中具备一定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区域经济的复苏为城商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商行,凭借对本地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灵活的业务策略,成功抓住了经济增长带来的业务机会。”
资产质量稳健,分红比例稳步提升
从净息差、资产质量、分红比例等多重因素来看,上市银行稳健经营虽面临挑战,但不乏可喜趋势。
净息差方面,2024年,23家上市银行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65%,较2023年的1.83%下降19BP。
业内认为,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银行间的价格竞争等因素是导致银行净息差普遍下降的关键因素。不过中信建投金融团队在研报中指出,存贷两端利率同比下调情况下,2025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仍有望较2024年收窄,具体需观察2025年“择机降准降息”的时点。
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末,上市银行不良率为1.25%,较三季度末下降1bp,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六大行不良率为1.28%,股份行不良率为1.19%。
从国有六大行来看,除邮储银行外,其余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下降;目前披露年报的股份行中,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的不良率与上年末持平,民生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的不良率下降;地方城商行中,目前仅常熟银行一家不良率微升,部分城商行资产质量改善幅度较大,如郑州银行不良率下降0.08个百分点至0.79%、重庆银行下降0.09个百分点至1.25%。
上市银行的分红比例也为股民津津乐道。数据显示,国有六大行拟现金分红金额合计达4200亿元,分红比例均保持在30%及以上,部分股份行如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的分红比例也有所提升,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经营状况。
“尽管银行业面临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压力,但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政策的支持,银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保持稳健发展。”一名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虽然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压力仍将是银行业的主要挑战,但经济复苏预期和政策支持将为银行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