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清明“馍”法 非遗花馍让哀思“可触可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6:34:00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郭卫卫)清明将至,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的花馍工坊内飘散着麦香与果蔬清香。山西好客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面点师们正用指尖揉捏出菊花、绿叶等造型的花馍,这些饱含传统技艺的“非遗花馍”成为市民寄托哀思的新选择。


一屉屉刚出锅的清明花馍色泽温润,花瓣层叠的菊花造型舒展灵动,叶片脉络清晰可辨。公司负责人王飞介绍,自3月下旬起便陆续接到定制订单,目前推出的四款主题花馍中,“菊韵清明”“青叶思”等款式最受欢迎,“用面团传递情感,既保留了祭祀的仪式感,又契合文明新风”。王飞向记者说道。


这座以花馍闻名的小镇,早已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通过成立专业化生产企业,建立起从配料、塑形到蒸制的标准化流程,让传统花馍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市场。面点师们沿用古法工艺,以果蔬汁替代人工色素,通过揉、搓、刻、划等十余道工序,使普通面团蜕变为兼具观赏性与食用性的艺术品。

值得关注的是,非遗花馍正以节令为轴形成特色产品序列:春节的“福袋”、清明的“菊盏”、重阳的“寿桃”……每种造型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符号。去年推出的“枣山”“玫瑰”等系列便因契合节日主题而供不应求,如今清明花馍的走俏,再次印证传统手工艺与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

在锅炉氤氲的蒸汽中,这些被赋予新内涵的花馍,既延续着千年面塑技艺的文脉,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动能。当祭祀习俗遇上非遗创新,张庄小镇正用面团讲述着文明传承的当代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