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怎么造 产业链图谱全球首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7:05:00

往届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AI智能眼镜吸引消费者驻足体验(资料图)。 图源: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
5月20日,南都记者从2025 Future Vision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暨智能穿戴展、2025深圳国际眼镜(智能穿戴)设计大赛暨第九届横岗眼镜设计师评选发布会上了解到,这场行业盛会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拉开帷幕。据悉,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较2024年扩容95%。主办方预计届时将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展商、超5万名专业观众(含行业领袖)齐聚鹏城,共探眼镜产业的未来。
全球首个“AI眼镜产业链图谱展区”亮相
据介绍,本届博览会以“传统眼镜+智能穿戴”为核心,展览面积较2024年扩容95%,达1.5万平方米,共分九大展区。除了产品展示,5场主题论坛将探讨智能穿戴技术革新与品牌出海策略,8项配套活动则从设计大赛到供需对接会,全方位激活产业动能。
深圳市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寇宁砚表示,九大展区中,有三大创新板块尤为瞩目。据其介绍,本届博览会将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集中呈现前沿技术与产品。例如:雅视光学的毫秒级变色镜片突破光学技术响应极限,展现深圳在精密加工与品质控制领域的领先实力。“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产业跨界融合的标杆。”寇宁砚说。
全球首个“AI眼镜产业链图谱展区”也将成为本次博览会的亮点之一。据悉,该展区将完整呈现从芯片研发、传感器制造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技术生态。深圳凭借80%以上的关键环节本地化配套率,再次印证其“全球硬件硅谷”的硬实力。在先前的采访中,深圳知名眼镜品牌LOHO创始人黄心仲表示,“在深圳,我们可以快速整合硬件设备的研发以及生产方,无论是上游还是终端,我们都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能找到相关的合作伙伴。”
本届博览会,首次呈现的“龙岗眼镜产业45年历程特展”则将通过历史影像与实物,讲述了横岗从家庭作坊变为“全球高端眼镜制造中心”的传奇。公开资料显示,龙岗区高峰期年产眼镜1.25亿副,全球高端市场份额超50%,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国际化阵容同样耀眼。法国OPAL DEMETZ的手工镜架、西班牙Cottet的百年工艺、日本增永的极简设计以及法国Abeye的智能阅读障碍眼镜、西班牙FLiPO的运动光学产品将同台展示,呈现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主办方还将联动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吸引国际买家线上观展,为参展企业架起全球合作桥梁。
眼镜设计大赛征集作品数创新高
“设计是产业升级的引擎。”2025深圳国际眼镜(智能穿戴)设计大赛项目负责人刘溪介绍,本届大赛以“镜启未来·艺数共生”为主题,日前已经开启作品征集。目前已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超2000份作品,创阶段性征集新高。按照目前态势,参与的作品数量较去年的大赛增幅预计达15%-30%。
赛事设立丰厚奖励机制。其中,面向全组别设立组委会大奖,优胜者可获8万元奖金、定制奖牌及荣誉证书。赛事设置四大组别,覆盖从业十年以上的资深设计师、院校学子、智能硬件开发者及跨界艺术家,其中大师组最高奖金达5万元,院校组增设12个优秀奖,智能穿戴组聚焦商业化潜力,创意组鼓励数字艺术与IP联动。
刘溪透露,大赛采用“线上初筛+线下决赛”的科学赛制。即日起至5月30日,参赛者可通过官方网站www.sziedc.com、官方公众号提交设计方案或讲解视频,不限投稿数量。6月上旬进行初赛资质审核,中旬通过线上评审确定决赛入围名单。6月24日,入围选手将在深圳进行现场路演,由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组成的评审团现场打分。最终获奖名单将于6月25日-27日在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期间公布,获奖者将在全球产业舞台上展示成果。
为扩大国际影响力,大赛将进行全球传播。“我们不仅要挖掘创意,更要让世界看到中国设计的可能性。”刘溪表示。
推出AI智能匹配系统等三大创新服务
眼镜产业是深圳传统优势产业之一。LOHO眼镜所在的龙岗区,是深圳眼镜产业最为聚集的区域。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大概1200家眼镜企业。近年来,随着AI的发展,深圳眼镜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悉,目前,多家企业发布智能眼镜产品。而2025年,被业内认为是AI眼镜的元年。
事实上,在AI眼镜这条赛道上,深圳已经有企业走在了前面。去年12月,雅视集团携手大朋VR、星纪魅族及普莱斯,共同签署了智能穿戴5S战略合作协议,掀起眼镜行业技术革新和产业革新浪潮。在去年的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上,粤港澳大湾区眼镜+智能穿戴产业联盟正式揭牌。该联盟由粤港澳大湾区内多家眼镜与智能穿戴产业的相关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发起成立,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推动区域内眼镜与智能穿戴产业的协同发展。今年3月14日,该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成功举办,标志着该产业联盟开启了发展新征程。另外,上文提到的LOHO眼镜联合闪极科技推出的AI“拍拍镜”已经上市。
良好的眼镜产业基础和AI生态,正是深圳眼镜产业跨界AI的底气。
回到本届眼镜博览会上,除了眼镜本身与AI融合,在服务上也有AI介入。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参展实效,博览会推出三大创新服务:AI智能匹配系统通过大数据精准链接供需双方,对接效率提升40%;跨境选品专区联合亚马逊、TikTok Shop等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方案;全域营销网络则通过虚拟展厅、线下消费周及深圳航空、地铁广告,实现超亿级人次曝光。
深圳市智能穿戴产业联合会会长朱舜华表示:“深圳正成为全球眼镜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风向标。”据规划,龙岗区将在2028年前培育5-8个国际品牌,智能眼镜产值占比提升至35%,巩固“全球高端制造中心”与“智能穿戴创新高地”的双定位。
采写:南都记者 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