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患者显著改善!泰它西普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III期临床试验数据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23:00
当地时间4月8日17时许,圣地亚哥会议中心,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年会现场掀起热浪。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泰它西普(Telitacicept,RC18,商品名:泰爱®)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Ⅲ期研究结果,以“最新突破性研究”口头报告惊艳亮相。数据显示,泰它西普治疗24周后,98.1%的患者重症肌无力日常活动评分(MG-ADL)改善≥3分,87%的患者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QMG)改善≥5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在已完成全身型重症肌无力Ⅲ期临床研究的药物中,泰它西普的MG-ADL应答率数据最高,有望改写该疾病领域的全球治疗格局。
这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由北京医院殷剑教授牵头。研究共纳入114例基线MG-ADL评分≥6分、QMG评分≥8分的gMG患者,其中泰它西普组与安慰剂组各57例,研究分为24周双盲治疗期及后续开放标签扩展期,此次公布的是双盲期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泰它西普可持续显著改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状况,且安全耐受:
泰它西普治疗4周起,相比安慰剂,MG-ADL和QMG评分明显改善。
泰它西普治疗24周,MG-ADL评分较基线降低5.74分,安慰剂组降低0.91分;MG-ADL评分改善≥3分的患者比例高达98.1%,远高于安慰剂组的12%。MG-ADL评估MG患者的症状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侧重患者主观体验和日常功能。以上数据表明患者接受泰它西普治疗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的改善。
泰它西普治疗24周,QMG评分较基线降低8.66分,安慰剂组降低2.27分;QMG评分改善≥5分的患者比例达87%,远高于安慰剂组的16%。QMG评估患者全身肌群肌力和耐力,侧重客观测量。泰它西普的数据表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显著减轻。MG-ADL和QMG在评估治疗应答方面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两者结合可全面反映病情。
持续改善趋势:随时间推移,泰它西普组MG-ADL和QMG评分持续下降,第24周改善幅度达峰值。
泰它西普治疗期间整体安全耐受,总体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感染类AE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45.6% vs 59.6%)。
主要研究者、北京医院殷剑教授表示:“泰它西普在Ⅲ期试验中展现出快速、显著的临床改善,且耐受性良好。其双靶点机制不仅能全方位抑制异常B细胞及浆细胞、降低致病性抗体的水平,还能长期有效地延缓疾病进展,随着症状的改善,也能够减少激素的用量,为gMG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安全的选择。”
荣昌生物CEO房健民博士表示:“泰它西普重症肌无力Ⅲ期数据亮眼,令人振奋。重症肌无力作为一种严重影响生命健康的自身免疫疾病,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临床需求。泰它西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中长期疗效优异,这一突破性进展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治疗这一顽疾的有力武器。期待与全球专家学者携手共进,共同攻克更多自免领域复杂疾病的难题,造福更多患者。”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罕见病中的常见病,具有易疲劳和症状波动的特点,其治疗周期较长且易复发,超过85%的患者在发病后24个月内会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MG患者约120万人,其中中国患者约22万人,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此次公布的“最佳”数据首次证实了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泰它西普在gMG治疗中的卓越疗效,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在神经免疫领域的重大突破。目前,泰它西普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10月获CDE受理,预计于今年二季度获批在国内上市。
目前,荣昌生物正在推进泰它西普治疗gMG的全球多中心Ⅲ期试验,旨在验证泰它西普在更广泛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随着全球研究的推进,该药物有望为全球gMG患者提供更优治疗方案,改写临床实践。
(大众新闻记者 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