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首批!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在青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8:29:00
9月9日,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工作部署会在青举行,标志着青岛、绵阳、厦门3个首批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全面启动建设,携手打造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高地。其中,由港口牵头建设的人工智能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落户山东港口。
中试基地是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承担着将行业应用设想转化为产品方案,并迅速推向市场的重要使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行动按下加速键。交通运输部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部署,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路径,推动青岛、绵阳、厦门3地成功获批建设首批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3个基地将分别围绕智慧港口、城乡物流和应急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等方向,通过汇聚行业资源、开放应用场景、提供验证环境,加速人工智能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生态培育。

深化港口行业与人工智能的全要素、深层次、规模化融合应用,是山东港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应有之义。山东港口成立以来,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将“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置于发展首位,充分发挥规模体量领先、应用场景丰富、产业资源集聚等优势,深度融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布局:矢志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担纲“科技示范工程”,高标准完成全国首个“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任务。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首个港口服务大模型“方舟”等系列首创成果,实现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智慧作业全覆盖,口岸服务线上流程全贯通。致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打造“1+N”开放共享模式,联合科技领军企业、科研院所,持续拓展“船海岸陆网”全空间、畅通“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合作共赢的港航科技生态圈加速构筑。
会上,3个中试基地的牵头单位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供应链数智创新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基地建设方案和目前工作进展。山东港口青岛港承载国家战略,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港口应用探索,按照先进性、系统性等原则,分三步走建成场景创新、资源聚集、生态共赢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一是研发核心高价值场景,二是打造全栈国产化支撑能力,三是培育基地持续发展动能。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要强化技术引领、搭建协同平台、聚焦成果转化、培育共赢生态,搭建好“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培育—生态塑造”的桥梁,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真正走进行业应用一线,推动基地建设走深走实,将中试基地打造成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试验田”“孵化器”和“示范窗”,成为推动智能化行业升级的“现实生产力”,奠定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应用的坚实基础。
会上,与会嘉宾分别作智能控制技术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和智慧绿色港口主题演讲。活动同期还举行了港口行业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并发布“人工智能+港口”倡议书。
山东港口将以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为新起点,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各方一道,与绵阳、厦门等基地联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与港口生产运营、供应链综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持续拓展智慧应用新场景,不断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力争把基地建设成为代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港口标杆”、引领行业数智化转型的“示范高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努力为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成海 通讯员 薛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