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笔记:《春天的珠江公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9:52:00
周日早上醒来已是九点多了,难得休息如此之好。令人恐惧的回南天没有来,天气乍寒还暖,还有些干爽。不想辜负这宜人的春光,早餐后外出散步,漫无目的走到了珠江公园。

从东门入园后,没有像往日般沿着环形道路散步,直接拾阶登上小山。登高四眺,别致美景映入眼帘。高大的榕树干虬、枝繁、叶茂,气根垂下落地又生新干,独木成林,遮天蔽日;凤凰木高大挺拔,枝丫伸展如伞,细叶如飞凰之羽,枝叶缝隙撒下斑驳的光影;水杉成林,伟岸的躯干争相伸向天空,向往着更加充足的阳光;棕榈树笔直挺拔,自信地展示着优雅的身姿;还有橡胶树、吊瓜树、南洋杉等各种树木及不知名的灌木,错落有致,将整个小山荫于其下。山上的凉亭和长廊或独立一角,或隐于树下,时隐时现。游人或闲坐看景,或伸展锻炼,享受春日的绿荫和清新。忽闻潺潺水声,原是凉亭旁一小瀑布,汇聚成潭,又蜿蜒而下,流入快绿湖中。
湖位于公园中央,四周绿树掩映,盛开的紫荆花偎依在湖的一侧,映入水中,仿佛为快绿湖系上了一条粉色丝巾。几只红嘴黑天鹅在湖中悠然凫水,身后的涟漪荡漾开去,弄皱了绿湖的花丝巾。湖边一块石头上刻有“掬月”二字,让人想起唐人佳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意境悠然。或许是中午的原因,湖边游人不多,或在石凳上休息,或赏景拍照,十分安静。此刻,也无闲事挂心头,找个石凳坐下,看着碧波和翠微静静发呆。
不知发呆了多久,感觉坐累了,移步到童趣区。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的气氛。孩子们顺着滑梯爬上滑下,在绳网上攀爬嬉闹,在沙坑里尽情展示着自己的创意和作品,处处是欢声笑语,其景融融,其乐陶陶。二十年前带女儿玩耍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有的只是欢乐,记不得何为忧愁。

太阳从云层中露出头来,暖暖的,温度正好。沿步道继续往西就到了休闲草坪区,大片草坪起伏有秩,中央略高处有几棵大树,蔽出一片凉荫。草坪上满是人,小朋友们在嬉戏玩耍,踢球的、扔飞盘的、追逐打闹的,一个个兴高采烈,大人们或在野餐垫上晒太阳,或在帐篷中躺着休息,或围在折叠桌旁喝茶聊天。岭南春来早,北方尚且“草色遥看近却无”,广州已是春色满园了。草坪周围的树木花开缤纷,争奇斗艳:木棉树挺拔如英雄,花朵不叶而开,硕大饱满,红得炽烈如火,耀眼醒目,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染上鲜艳的色彩;风铃木温柔浪漫,花朵如金色的风铃,一串串挂在枝头,轻盈灵动;无忧树则是叶茂花繁,浓郁的黄色花瓣尽情吐着花蕊;异木棉粉白色的花朵摇曳多姿,欲乱人眼;白色的、紫色的玉兰立于枝头,清新淡雅;翠微深处一片片粉樱盛开,仿佛朵朵彩云点缀着浓密的锦屏。微风吹过,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静静坐在草地一角的无忧树下,眼睛醉在了这绿地花海间,思绪回到了童年的故乡。无垠的庄稼,路边的野花,袅袅的炊烟,还有田野里光脚乱跑的孩童,无忧无虑,轻松自在。
日已过午,略感疲倦,于是来到旁边一清静的凉亭下,躺在木质长凳上,摘下眼镜闭目养神,听着周围树上啾啾的鸟鸣声竟不觉入睡。梦中,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飞到空中,欣赏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和车水马龙的街道后,又飞回园中,在枝头跳跃鸣唱,在草地上盘旋飞舞。“你看你看,这只鸟嘴是红的,尾巴是蓝色的!”忽然被一稚嫩的声音唤醒,原来是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一个小女孩走了过来。不知何时,一片黄色的花瓣飘落在脸上,恍惚间,不知是在梦中变成了鸟儿,还是鸟儿变成了梦中的自己。
已是下午半晌,日光正好,有点渴了,于是前往花木掩映、池塘环绕的湾区书屋。此时,木质书屋内外已满是休闲的人们,看书的,喝茶的,盛装拍照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点了杯咖啡,从书架上选了一本村上春树的小说《天黑以后》,在屋内一角快速浏览起来。渐渐不闻屋内外的音乐和喧嚣,被书中的情节吸引,为作者的构思感叹,不知不觉已近黄昏。
走出公园回望,夕阳染红了天边的层云,珠江新城林立的高楼直入云霄,车水马龙包围中的珠江公园更加苍翠多彩。在彩云的目送下,沐浴着微风,带着一身的轻松归去。
作者:张建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