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昌国际航天城全面提升发射能力,加速推进航天产业集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8:08:00    

编者按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22年4月13日,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提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的“三句话”总要求。2024年12月17日,总书记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7年来,海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和路径,自贸港建设实现从“顺利开局”到“蓬勃展开”到“进展明显”再到“蓬勃兴起”,目前已进入到成型起势发展阶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基础和条件越来越扎实。

海南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澎湃园动力——2025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调研行》系列报道,通过行进式调研探访自贸港七个重点园区,以小切口、高站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全省各地各部门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勇担使命、踔厉奋发,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加快落实落地的创新举措和务实成效。敬请关注。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澎湃园动力——2025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调研行

文昌国际航天城

文昌国际航天城全面提升发射能力,加速推进航天产业集聚

“请到文昌追火箭”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通讯员 朴希鹏 程楠

“5、4、3、2、1……发射!”随着烈焰喷涌,火箭直入苍穹。这样的场景,在文昌国际航天城越来越频繁。不久前的3月12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更是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多型号、高频次”发射能力。

2022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

作为航天强国战略承载地,文昌国际航天城正锚定“商业航天先行示范区、航天新经济样板区、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港” 的发展目标,擘画“向天图强”新蓝图, 以产业集聚之“势”,谋园区发展之“强”,努力推动航天产业跨越发展。

文昌国际航天城正加快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图为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工位预备发射。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 摄

“最快每半个月就可以发射一次”

3月12日上午,记者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看到,刚刚完成发射任务,工作人员就马不停蹄抓紧修复发射塔架。“只需5天修复,就能恢复到发射前状态。”现场专家给出初步评估结果。

“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椰林。”回忆起发射场建设之初的景象,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商发)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天梁历历在目。

缺专家、缺技术、缺经验,没有先例可循……摆在眼前的一个个难题,并没有困住海南商发的脚步。缺人,就边抢工期,边建队伍;缺技术缺经验,就边学理论,边想架构。

海南商发把星箭研制技术人员、有发射场管理运行经验的技术骨干陆续请来,将各地航天技术领域近400名人才集聚一起,与设计单位商讨,慢慢把图纸“磨”出来。

最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从启动建设到首发成功再到双发射工位投入运营,用了不到3年时间。在杨天梁看来,这只是海南开启“商发时间”迈出的“第一步”。“今年起,商发将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最快每半个月就可以实施一次发射任务。”

杨天梁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成为星座建设的主要发射场之一。

“未来3到5年,我国商业航天将会迎来高密度的发射期,需要我们具备很强的发射场支撑能力。”杨天梁表示,海南商发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完成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工程建设,预计2026年底实现发射。“新建的三号、四号发射工位年度发射能力累计将不少于32发,4个发射工位的设计年度发射能力有望超过60次。”

站在一号发射塔架的顶层,杨天梁的目光落在西南方向:再过不久,三号、四号发射工位也将高高耸立在椰林碧海之间。“我们再次启航,向浩瀚天宇进发。”

“计划在海南实现火箭海上回收”

当前,一批火箭企业的总装总测厂房在文昌加紧建设,部分已经投入使用。星际荣耀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复用工厂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火箭的可回收与重复利用技术,是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一大难点。”海南星际荣耀航天发射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宝海透露,今年公司将在文昌进行火箭发射、回收和重复使用的全闭环产业链布局。

3月26日,记者在海南星际荣耀项目现场看到,近200名工人正赶工期、追进度,复用厂房A的外部维护结构和内部装修同步施工,计划4月交付使用。

“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具备每年12发火箭总装总测重复使用的能力。”李宝海告诉记者,目前海上回收平台系统正在开展生产制造,计划今年7月交付使用,在海南开展测试工作。通用型动力系统试车基地也已经开展施工、安评等工作。“确保今年内双曲线三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执行首飞,同时实现‘入轨+海上回收’的目标。”

凭借低纬度、发射成本低、海运便捷等资源优势,文昌正形成“火箭总装—卫星量产—数据应用”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努力打造千亿级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入驻文昌国际航天城,26家卫星产业集群企业正加速落地。以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团火箭院、中国科学院空天院、中国星网集团为“链主”的产业生态,已在海南逐步形成,与天兵科技、星河动力等一批商业航天龙头企业形成协同互补的优势发展格局。

“游客追火箭,我们也沾光”

火箭的一次次升空,犹如强大的引擎,引爆了文昌的旅游热潮,这让龙楼镇这个滨海小城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航天小镇。

在文昌,火箭每次发射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看。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实在抱歉,我们满房了!”3月29日,龙楼璟蓝花园民宿主理人李海燕回复小红书平台上的房源问询。

3月30日凌晨的火箭发射,让龙楼旅游再次升温,给李海燕的民宿带来又一波流量。她笑言,“航天IP ”的热度,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文昌“追”火箭,让自己的民宿“沾了光”。

今年以来,随着商业航天产业版图的扩大,一批航天主题文旅项目纷纷上马。

“陨石很奇特,宇宙真神奇!有机会很想去太空一探究竟。”3月27日,文昌极星陨石博物馆正式启动试运营,来自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的研学团学生成为首批体验者。

“今年文昌将加快商业航天全链发展,谋划推进航天主题公园等重大项目落地,打造‘航天旅游之都’。”文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曹树育介绍,航天城积极探索 “航天+旅游”模式,与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博物馆联合推动中国航天博物馆海南馆建设前期工作,与中旅集团联合推动航天科普中心改造升级,探索推动航天旅游“主题公园+工业旅游+酒店住宿”开发模式。“我们向更多游客发出邀约:请到文昌追火箭!”

如今,在南海之滨,以文昌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为原点,火箭、卫星等多个产业集群拔地而起、星罗棋布,航天产业蓬勃发展。不难想象,在未来,随着一枚枚火箭点火升空、刺破苍穹,海南“向天图强”的篇章将更加辉煌耀眼。

(海南日报文城4月3日电)

相关文章